船山区:用好“三个讲” 助推党员教育见实效

翻地、插秧、浇水……日前,在船山区永兴镇新开村,组织委员彭枫景和其他几名党员干部与村民一起移栽玉米、为玉米苗浇水。党员把田间地头当作“练技场”,引导群众抢抓时令,掀起春耕热潮。 

  这是船山区落实“三个讲”措施,推动党员教育见实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船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员教育时代课题,通过捋清“谁来讲、怎么讲、为何讲”3个核心问题,推动机关领导干部、土专家、田秀才走上讲台,为党员提供高质量党课,帮助党员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不断增强能力本领。

  把稳“谁来讲”

  坚持高标准选名师

  姜云是畜牧兽医领域的老专家,从业近40年,一直扎根基层一线,经常深入农户家,给家禽家畜看病,指导养殖户生产。2022年,在组织推荐下,姜云被聘为党员教育师资库老师。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党员干部上讲台就是要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引导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为大家提供思路、解决问题。因此,授课老师的选配尤为重要。船山区采取单位推荐、自我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选拔“三荐一选”模式,在机关单位、乡镇街道、行业部门选配有高度政治觉悟、丰富实践经验、优秀表达能力的“三有”授课老师42名,并安排专人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知识瓶颈,督促他们常学常新、常思常悟。

  注重“怎么讲”

  坚持高质量授优课

  “站在患者后方,双脚成弓箭步站稳……”2023年10月24日,仁里镇中心医院党员罗宇一边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一边邀请学员互动,呈上了一堂精彩又实用的课程。 

  授课内容要有趣味性,更要有实用性。船山区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探索建立“点题+选题”订单式课程设置模式,通过电话、微信、走访等调研方式,摸清党员干部实际需求;综合分析学员年龄、职业、学历、当前任务等实际;紧贴时事、与时俱进,优化课程设置,安排“对口”教师,综合运用启发引导、互动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注重提升授课艺术、提高授课技巧、丰富教学形式,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中,把高深理论通过“大白话”讲清楚、讲透彻,讲到学员心坎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实现课程听着“过瘾”、用着“顺手”,促使干部能力素养有提升、群众致富有思路。

  落实“为何讲”

  确保高效率促发展

  “执法应该有温度,要综合考虑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听了陈建平老师讲授《党建引领城市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主题党课后,船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龙凤新城执法大队的党员王蕾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经验做法。” 

  党员教师授课是提升党员能力素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船山区坚持主题结合现实所需,把广大干部群众最想听的、最需要学的呈现在学员面前,引导广大党员争一流、立新功,让学员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把党员教育课堂授课单项灌输模式向双向交流转变,除现场对学员的学习状态、学习笔记等进行随机抽查外,还在课后通过座谈群众、查看工作进度等方式,对学员参加培训后的工作状态、落实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让党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推进工作、惠及群众、促进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