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播种,水稻育秧!蓬溪这里春耕忙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节,蓬溪县鸣凤镇天门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蓬溪县武明种植家庭农场抢抓农时,组织村民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水稻育秧工作。千余亩集中连片的农田里,现代化农机高效作业,村民们干劲十足。

3月25日,在武明种植农场的田地里,一台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正来回穿梭。村民们将种子和肥料装入机器后,播种机便按照预设的行距和深度,精准完成播种作业。农场负责人介绍,采用机械化种植后,200亩土地的播种工作仅需3天即可完成,效率远超传统人工方式。与此同时,农场600余亩油菜已进入成熟期,预计5月上旬收割后,将进行第二轮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实现土地高效轮作。 

在水稻育秧区,村民们正忙着整地、施肥、播种。有的用铁耙将田块整平,有的均匀撒施底肥,为秧苗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农场采取"自育+外购"相结合的模式,除自行培育200余亩秧苗外,还集中采购了近7000盘优质秧苗,确保500余亩水稻种植按时推进。  

村民唐海波正在操作农业机械,他高兴地说:"我在这里工作两年了,主要负责农机操作。以前在外打工,现在既能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还能挣6000元,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像唐海波这样在农场稳定就业的村民还有10多人,农忙时农场临时用工超过50人。通过参与育苗、田间管理等环节,农户年均增收达1万元以上。 

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场正在建设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事服务中心。该中心将配备粮食烘干设备、智能化仓储系统和农产品初加工车间,预计年处理粮食能力达3000吨。建成后,不仅能解决阴雨天粮食霉变问题,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专业化农业服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武明种植农场的蓬勃发展,是鸣凤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通过规范土地流转、推广农业科技、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鸣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任小源表示:“今年我们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预计全镇种植面积将突破4000亩。同时,我们将继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两年内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