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政协委员提案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6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3 16:09 浏览次数: 字体: [ ] 打印

遂府办函〔202466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6

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农工党市委:

贵单位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建议》(第6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上半年,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市控断面水质持续提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靠前谋划,发挥引领作用。一是强化规划编制。将“深化小流域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写入《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遂宁流域生态走廊提出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印发《2024年遂宁市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部门和辖区责任。印发《遂宁市小流域市控断面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方案》,实现38条小流域监测点位全覆盖。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落实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签订《嘉陵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出台并实施《涪江流域(遂宁段)生态保护补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明确辖区流域保护和治理主体责任。2021年以来,投入资金49.62亿元用于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等。三是强化美丽河湖建设。扎实推进涪江、梓江“好水”保护和琼江、江、芝溪河、西眉河等不稳定达标流域综合治理,梯次推进涪江、梓江、琼江、江美丽河湖建设,涪江(船山段)成功创建四川省美丽河湖。

(二)坚持控污截源,深化协同治理。一是筑牢城市污染“防护墙”。实施两轮“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行动”,全市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管网814.39公里。启动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不断完善污水收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成72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处理规模7.745万吨/日,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80.86%。二是夯实农业面源“防洪堤”。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重点,全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保持零增长。开展水产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建立池塘尾水排放报告制和“一包一”包保责任制,累计投入资金1726.37万元,完成7925.47亩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三是守住农村治污“最末梢”。采用资源化利用、接入城镇污水管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9.1%

(三)坚持联防联动,建立管护长效机制。一是抓实河湖长机制。持续加强与毗邻市(县)的对接合作,开展联合巡河。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河长共巡河10.3万余次,整改问题1.4万余个。二是持续推进“十年禁渔”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以来,开展跨省市县联合执法专项行动15次、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80次,办理渔政行政、涉渔刑事、市场领域案件720件。投放各类鱼苗334.46万尾,累计落实涉渔工程补偿资金2010.41万元,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问题督导帮扶。2024年以来,排查农村人居环境、水环境、小流域相关问题122个并开展实地督导。

二、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市在小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市小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水生态系统修复的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我市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聚焦小流域水环境治理。一是持续强化农村面源污染管控。调整优化临河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5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双百”任务。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二是不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质效。继续开展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不断完善雨污分流和配套管网建设,有效解决雨污混合直排现象。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运行监管,不断提升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三是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将专项整治、遥感图斑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将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向小河流、乡村河流延伸,打造空间完整、功能完好、生态环境优美的河湖水域岸线。

(二)聚焦水生态治理资金保障。积极支持各地围绕流域治理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强化资金保障。同时,加大项目包装储备力度,提高中央和省水环境治理、流域治理等项目入库率。

(三)聚焦群众满意度提升。积极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活动,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生活生产习惯,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采取因地制宜的治水、管水模式,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同时,加强公众监督,鼓励居民群众和监管部门良性互动,构建“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感谢贵单位对全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8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