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民营经济贡献了70%的地区生产总值、71%的税收、86%的就业岗位。
遂宁陶德砂锅从几个人的小店,成长为职工超2000人、直营店达21家、年营收近6亿元的餐饮企业。
遂宁实现了盛屯集团9连投、英创力4连投、富临集团3连投,2023年以来存量企业再投资金额已超过百亿元。
……
在11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遂宁专场上,数据和案例折射出的遂宁民营经济强大活力引起关注,记者们纷纷询问背后的“妙招”。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从四个方面解答——
船山区深入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加减乘除法”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
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是遂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战”。聚焦策划生成、规划立项、施工许可、质量管控和竣工验收“五大环节”,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项目跟踪、调度赋能,推动项目数量、质量、体量“三量齐升”。
以融资增信助企业纾困。通过“云上数字遂宁”建设,搭建企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围绕稳定经营能力、股东高管信用、企业社会贡献、潜在代偿资源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增信,促进“以数增信、以信换贷”。
以改革举措抓降本增效。大力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落实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降低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优化政务环境,聚焦税费、用工、用能、用地、物流等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中介服务和招投标治理,减少企业隐性成本。
持续完善产业生态。继1.0版的政务服务、2.0版的降本增效后,聚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聚焦“链润实体”,深度挖掘企业上下游供需潜力,强化产业链协作配套,着力汇聚核心链主企业、金融机构、数字服务等供应链资源,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